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三合一」報導杜撰苦勞 今周刊聲明致歉


文/編輯室


《今周刊》第821期封面故事報導〈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一文,因報導將三名受訪者的故事寫成同一人,「三合一」手法引發新聞道德爭議,招致清華大學表達嚴正抗議,記協會長陳曉宜也指出,媒體要維持信賴度與公信力,任何地方都不能造假,若新聞寫作誇大、拼湊、捏造部分事實,都會毀掉原本立意良善的新聞題材。

《今周刊》原本表示沒有造假,是為了「匿名處理」,但最後仍在20日再發佈啟事,表示報導「有違專業的新聞處理原則」、「對當事人及國立清華大學所造成的困擾表示歉意」。





參考資料:



《今周刊》編輯部啟事(9月20日)

本刊第821期封面故事「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刊出後,引起各界熱烈回響。本刊長期關注台灣當前經濟發展難題,以及年輕世代的生存困局,能受到國人深入而熱烈的討論,我們深感欣慰。與此同時,報導所衍生的相關爭議,也引起各界的關注,本刊一併說明如下:
一、儘管為了保護受訪對象,我們在寫作上進行了匿名處理,但報導引發的巨大社會回響,依然造成受訪的「清大畢業生」身分曝光,為當事人帶來極度的困擾,這是我們始料未及,也深表遺憾。後續,對於受訪對象在極大壓力下所做的回應,我們十分理解、坦然承受,也祈請各界不要再打擾他的生活。

二、為了呈現較完整的澳洲打工問題面向,我們將三位受訪對象的內容彙總整理為一文;儘管內容沒有任何虛假之處,本刊未作加註說明,仍有違專業的新聞處理原則。面對新聞學者及部分人士的指正,本刊謙虛接受,當深自警惕、深切檢討,並對當事人及國立清華大學所造成的困擾表示歉意。

三、作為一本專業財經刊物,本刊長期關注台灣經濟困境,並持續探討各種解決之道。台灣經濟沈淪,國人或身歷其境,或感同身受,亟待大家共同省思與行動;我們誠摯相信,社會各界不會因本刊個案報導的不周,失焦了對台灣經濟前景本質的關注,則台灣是幸。



《今周刊》編輯部 敬啟 2012.09.20


------------------------------------------------------------------


《今周刊》編輯部啟事(9月16日)

本刊第821期封面故事「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刊出後,各界迴響熱烈,我想在此特別強調,我們這次報導的主軸是,透過赴澳洲打工的故事,突顯台灣經濟的問題。

今周刊自2010年起陸續製作了「無感復甦」、「苦勞經濟」、「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等封面故事,這一系列的報導,都在探討台灣經濟的困境與問題,

在報導中,雖然我們做了匿名處理,但是卻低估網路的力量,當事人被人肉搜索,造成生活極大的困擾,報導出刊後,他連續二天無法上班,到了第三天也得躲躲藏藏,承受極大的壓力,對於他的處境,我們非常關切,一直在思索怎麼幫他。

今天召開記者會,是想把事情做一個說明。這次報導,為了保護當事人,我們匯總整理了三位赴澳洲打工者的經驗,除了該位清大生之外,還有一部分內容是來自另二位受訪者。

我們就三位受訪者所說的內容,做一個清楚的說明,在我身邊這位賴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等一下也可以跟大家談談他的經驗。

除了探討台灣苦勞經濟以外,我們也製作了「誰殺了台灣金融業」、「台灣金融輓歌」封面故事,探討台灣金融業不振的問題。我們相信如果台灣的金融環境更好,金融業更發達,相信這位清大畢業生,應該可以在台灣有不錯的發展,這才是政府、民間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最後,我們衷心提出三點呼籲:

一:希望藉由這次澳洲打工事件,作為政府和全民關切台灣經濟困境的起點。希望透過政府與各界的努力,給我們的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

二:期待透過政府與各界的努力,給我們的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去澳洲打工,在台灣也可以有好工作。

三:我們誠懇呼籲馬總統及陳沖院長儘速召開全國經濟會議,找出台灣經濟的病根,擬出具體有效的處方。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