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新聞人語】收回你那廉價的同情




文/劉美妤(破報記者、Pangcah阿美族守護聯盟志工)

陳光標來台的所謂低調行善,無論你是點頭肯定或嗤之以鼻,在這種種相關報導裡都不難發現,接受「慈善」的窮人皆成為背景。背景──那些活生生的佈景多麼不可或缺,他們好可憐、好需要幫助,陳光標手一揚,錢一灑,眾人跪恩言謝。那羅部落的白家人遭受媒體誤報、使得當初幫助白家的族人不堪其擾的背後,反映出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媒體究竟把弱勢者,尤其是原住民,當成什麼在看待?

前幾天我經過捷運北投站時注意到月台上的裝飾(容我不以「公共藝術」這種曖昧的詞彙指涉它),整個溫泉鄉造景裡頭有三個穿原住民服飾的人物,都在較後方,表情歡欣的張開雙手。多麼刻板印象裡的原住民啊,原住民真是台灣社會裡最好用的佈景之一,從日據時代在節慶中「蕃人歸順」穿著傳統服飾留下的紀念照,到現在配合觀光演出的聯合豐年祭、迎貴賓景象,在在彰顯著統治者的權力,「開化蕃民」就是最佳的統御表徵,也帶了文化層面上統治者/主流文化高於原住民文化的意涵,但以包容的假象呈現。原住民作為一個「展品族群」,在媒體呈現上逐漸走向這樣的刻板印象:能歌善舞、體能優異、善服從、貧窮、教育程度低、需要幫助。當然,還不乏愛喝酒和懶惰。

當媒體作為社會的輿論操作者不斷去強化這種刻板印象時,就難免出現採用「白家人好可憐,陳光標真是大善人」的觀點所做出的報導了,這樣的報導徹底忽略了部落族人自力協助白家的大白菜行銷,甚至自主組織產銷班的主動行為,把原住民塑造成一群需要外界以英雄主義姿態援助的底層邊緣人。

不可否認的,原住民族群中低收入戶的比例遠比其他族群高,然而主流媒體能否以更平衡的態度呈現原住民社群裡為自身權益推展的行動?從八零年代還我土地運動,到現在阿美族青年組織部落結盟爭取歸還傳統領域,我們看到原住民主動發聲,需要的不是憐憫,不是補助金或加分或慈善關懷,而是國家社會以客觀的態度來對他們過去持續被剝奪的一切──資源、主權、文化,給予尊重。原住民不是台灣多元族群社會的背景,而媒體(除了原民台)面對著多數的我們不那麼熟悉的原民議題時,若不能以謙卑的態度去認識,其中忽略的細節,就會使媒體人成為整個發言權力結構中的加害者。




今年1月28日,阿美族青年組織部落結盟爭取歸還傳統領域,前往總統府前發聲,要求國家社會以客觀的態度來對他們過去持續被剝奪的一切。(記者宋小海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