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目擊人物】紀錄環境變遷 柯金源反對國光石化




紀錄片導演柯金源(右)回顧自身工作經驗,以及對環境運動的看法。(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宋小海/報導

公共電視新聞部紀錄片製作人導演柯金源在3月8日舉辦之「紀錄片與環境運動」座談中,從去年所攝製的紀錄片《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談到名為”Formosa”的台塑六輕,對Formosa台灣有何重大影響,並表達對台灣石化政策以及國光石化興建的憂慮。

歷經雜誌社攝影記者工作,1993年開始以攝影機紀錄台灣環境的柯金源,拍過台灣彌猴、紅毛猩猩、珊瑚、軟絲仔等生物,行過北極圈、南極洲、珠穆朗瑪峰山區,並曾揭露濁水溪砂石廠、台塑石化污染等海岸破壞、環境公害等生態議題。


回顧六輕 檢討台灣石化政策

去年台塑六輕大火及國光石化環評爭議,突顯台灣石化政策有重新檢視之必要,柯金源所攝製之《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亦是公視「今晚跟你說石化」系列作品之一。

柯金源說,製作該大最大困難,在於如何讓台塑自1954年迄今的線性發展,能夠讓人清楚瞭解,但有別於多數紀錄片以特定人物為主體的軟性訴求,此片在一場接一場的事件中,反而有點像是台塑的「黑檔案」,但在大量資料畫面的刪選過程,主要還是希望傳達對產業政稍與生活環境的「選擇權」觀念,因此像1987年台塑創辦人王永慶與宜蘭縣長陳定南的辯論,其實就刪減很多,只保留與普遍公民相關,而較為中性的部份給觀眾思考。


民眾集結 反對國光石化興建 

「那段時間,環保署密集在審國光石化,我們希望能夠趕快在那個時間點,讓外界瞭解石化產業在台灣的深度影響。」柯金源提到去年10月公視推出石化週的原因,並感嘆自己生長於彰化伸港曾經可以「摸蛤仔兼洗褲」,現在鄰近溪流卻被汙染,也曾為無法守住家鄉土地感到沮喪。如果國光石化真的在彰化南邊設廠,煙流影響範圍更會擴及整個台灣西岸,因此他與眾多朋友都反對國光興建,「真的是最後一戰」。



針對石化政策發展,學術界在3月5日舉辦「氣候變遷、產業政策與風險管制研討會」。在與談者提及民間反對國光興建運動時,與會學生則秀出白海豚玩偶致意。



目前民間反對國光石化興建的聲浪,柯金源認為是前所未有,過去社會環境保育概念尚未清楚,資訊管道又被封鎖、扭曲,知識份子也不敢站出來。現在不單是從小學生到學界教授都出面聲援,還有「土地信託」機制推動,運動亦橫跨不同階層、黨派,資訊流通也快速充份。

柯金源說,看過這麼多社會運動,情況沒有一次比這次更好,不管是環保團體、在地人士,知識份子還是新聞媒體,每個人扮演自己的角色,彼此都沒有分散。這位紀錄片導演雖多次語帶憂慮,若沒擋下國光石化興建該如何是好,但仍帶著期盼緩緩地說:「現在各方面都更成熟了,應該有這個機會。」





311強震連帶造成日本千葉縣煉油廠大火,彰、雲沿海蚵農14日發起「發蚵馬總統」行動,蚵農帶著鮮蚵到總統府前,呼籲政府不要再將國光石化、六輕五期等煉油廠設置在容易肇生意外的沿海地區,避免悲劇重演。(記者宋小海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