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公廣集團出了什麼問題?


 
受到新聞局假處分公視董事長職務的鄭同僚,在11日中國時報主辦的座談會,雖未在與談人之列,但仍在台下主動回應學者提出的治理問題。(記者宋小海攝)
      
編按:


 公廣集團成員之一的華視在9月9日召開臨時董事會,選出新任董事長陳勝福和代理總經理王麟祥,但儘管如此,公廣集團的營運治理爭端並未因此消失。中國時報在11日主辦「公共廣電集團營運及相關法制之探討」研討會,不過也有學界、業界人士好奇,這樣的「座談會」為何是由中時主辦?其中最普遍的說法,新聞局最有可能是活動出資者。



馬安奇/報導(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此研討會分為三場,邀請相關學者專家就角色、頻道經營與監督機制三大面向對公視提出建議,頗有回應公廣法改革聲浪的意味。

 首場會議提到公視應擺脫過去「小而美」的期待,追求更積極的功能。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胡元輝就說,公廣集團營運規模必須擴大,在數位匯流等重要趨勢上扮演火車頭的角色,不該停留在「彌補商業台不足」的舊思維;另外究竟該將公廣集團視為品牌、通路,還是內容產製者?唯有釐清這個問題,才能讓公廣法修法內容更有共識。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谷玲玲則指出,對公視問題的認知,組織內外出現極大落差:經調查,公視內部多認為問責體系已落實,應加強集團的獨立自主性;然而外部意見卻認為,推動更完善的公共監督體制才最重要。谷玲玲說,這顯示兩者之間缺乏信任。

 現場開放提問時,前董事長鄭同僚幽自己一默,介紹自己就是董事會爭議的核心人物。他以自身經驗回應,經費不足是公視難以大展身手的主要原因;其他像是董事會人數過多的問題,是修法結果使然,並非董事們的責任。

 本場次也提及,除政府經費之外,也不應排斥兼具公共服務與商業營運的二元廣電機制;以英國與韓國成功的公共電視經驗而言,集團內可區分各頻道定位,特定頻道仍可播放經過高度篩選、不戕害公共精神的商業廣告,反而能達到財務自主。

 相關經費結構探討帶出了下一場的主題:「公廣集團營運要有多大?」普華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游明德坦言:「在臺灣,談規模很辛苦。」他認為公視面臨的困境在於「被賦予太多的任務與期待,因此很難達到規模經濟的效益。」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助理教授羅慧雯這麼形容:「目標就在前方,大家也很努力地划,卻因為方向不一樣,讓(公廣集團)這艘船無法前進。」政治大學廣電系兼任助理教授許文宜認為,公廣集團處於臺灣媒體環境既有的商業生態中,導致實際推動政策時只能處處妥協,但經過多年累積,已經足以讓集團提出更具前瞻性的規劃。

 最後一場座談聚焦營運績效與財務監督機制,但公視董事程宗明卻認為問題不在於績效與財務。考量媒體環境的特殊性,應重視促進各方的良性溝通。此外,三場座談會皆肯定了健全制度環境的價值,也呼籲儘速完成公廣修法,本場次也認為落實公共監督有賴良善的制度規劃,重點在於興利而非處處防弊,不過關於「誰來監督」、「監督什麼」等實際政策推行方式,並無詳細探討。







0 意見:

張貼留言